蛋白質組學系列培訓
-
蛋白組學基本概念及主要技術簡介
蛋白質組學(proteomics)是從整體的角度,分析細胞(或組織等)內動態變化的蛋白質組成成份、表達水平與修飾狀態,了解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聯系,揭示蛋白質功能與細胞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新的科學技術。
本講座從蛋白質組學基礎知識介紹、基于質譜技術的蛋白質組學原理、蛋白質組學主要定性&定量技術介紹三個方面展開,讓大家了解什么是蛋白質組學、蛋白質組學技術的發展,和目前主流的蛋白質組學技術及應用。
-
修飾組學簡介
翻譯后修飾(Post-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,PTMs) 是指對翻譯后的蛋白質進行共價加工的過程,在一個或多個氨基酸殘基加上修飾基團,可以改變蛋白質的理化性質,進而影響蛋白質的空間構像、活性狀態、亞細胞定位、折疊及其穩定性以及蛋白互作。修飾蛋白質組可以對蛋白質修飾位點進行鑒定、定量和功能分析,具有高通量、更精確、更全面、更新穎等優勢
本講座從PTM的背景介紹和應用,PTM研究方法等兩個方面展開,對磷酸化、糖基化、乙酰化、泛素化及其他常見修飾蛋白質組進行了詳細介紹。
-
亞細胞器及 FFPE 蛋白組學簡介
亞細胞蛋白質組學(subcellular proteomics)是針對細胞內不同區域結構功能單位的蛋白質組學研究。
基于石蠟包埋樣本(FFPE)的蛋白質組學研究,在疾病機理研究、生物標志物發現,尤其是罕見病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本講座內容包含亞細胞器蛋白質組學的介紹、意義、技術支撐和應用,以及FFPE蛋白質組學研究意義、難點和技術應用。
-
蛋白質組學分析原理及方法比較
利用蛋白質組學可以揭示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,同時也為臨床診斷、藥物篩選、新藥開發和個性化醫療等諸多領域提供理論依據。
本講座從蛋白質組學技術簡介出發,對質譜數據解析原理及方法、蛋白質組定量及評估、蛋白質組定量方法比較及選擇等進行了詳細介紹。
-
蛋白質組學基礎功能分析
蛋白質組學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到一些具有特定功能、或調控特定通路的重要蛋白。當我們通過基本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發現了成千上萬個蛋白,發現了上百個表達量顯著差異的蛋白后,我們就需要進一步對這些蛋白進行功能分析。
本講座詳細介紹了蛋白質組學的基礎功能分析相關內容,包括Gene Ontology Database,COG Analysis,KEGG Pathway Analysis 和Functional Enrichment。